說出來我自己都不信,《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遠比預期好看。
可能是因為預期屬實有點太低。
《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之后,我深深覺得,我對魏翔老師的臉有嚴重的PTSD
對他用力過猛、油膩的表演方式,對整部戲天上一腳地下一腳的尷尬的不好笑的路數,都如坐針氈如芒在背。
此后的《哥,你好》,明明打著喜劇旗號,分分鐘讓我覺得來看這片就是《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的悲劇重新上演啊。
電影里魏翔還自己吐槽了這個點「我不喜歡這個演員,他用力過猛」,哈,有梗。
心態好,關鍵的是這次一點也不用力過猛。
充分展示了一個優秀的喜劇演員應該有的樣子。
雖然《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出品方十幾家公司中壓根沒有開心麻花,但依然容易讓人和開心麻花產生自覺不自覺的聯想。
這幾年中打出沈騰老幾位招牌(有時候甚至含騰量為零),似乎就能賺到盆滿缽滿,與此同時廠牌的口碑也越來越一言難盡。
一部沈騰量并不為零的喜劇,開畫幾天之后便狼狽偃旗息鼓,某瓣評分一降再降。
與其說這是某一家公司的瓶頸和難關,不如說這是一眾喜劇人「演技在線、作品生硬」僵局的側面落點。
所以,不看好不信任《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太正常了。
國慶檔五部(動畫片除外),我最后看這一部,還是抱著「我不認真看完爛片就會被罵沒資格吐槽」的視死如歸的心態,抱著「雖然這個工作很折磨我但我還是要認真看」的折磨感心理建設去的,結果,啊沒想到還有點好看!
笑點密集,內核溫暖。
雖然并不特別驚艷,但是我預期中「還不錯、可看」的院線喜劇片該有的模樣。
雖然勵志/喜劇/呼吁反思樣樣都想說擰巴不均衡,但對比《冷靜》等作品著實進步很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