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暗花》
編劇功力盡顯,前面營造的懸疑,緊張的氣氛,刻意的巧合和無力的命運,都在港澳碼頭這一處得到了極致的升華,我當時想,如果阿琛死在這也算是一個挺好的結局。誰知道,編劇還可以再升番,樓里兩個人槍戰那段簡直是導演的炫技,光影、音樂、鏡子,把氣氛造上了頂,而最后在碼頭的那聲槍響,更是把杜導風格的宿命論體現得淋漓盡致。
2、《槍火》
最佳的是阿肥在出租車內練習向文哥求情。一改前半段的面無表情,變作各色驚懼卑微。最后阿肥與阿鬼的笑容很暢快。所謂的待下感恩,依然是只將他人視作草芥。男人是天生的同性之間戀愛者。電影中對異性間活動的理解等同于酒色財氣,物質性的生物性的,而創作者潛在認為這遠不及男性之間的情感。
3、《黑社會2:以和為貴》
其實第二部的確試著把格局提升了,劇情已經上升為黑幫的內部清洗,杜琪峰的掌控力還在,但是還是出現了一些情節語焉不詳的問題,一些人物的情感還沒展開就結束了,部分口味重到讓人想吐,但是最后幾分鐘的大反轉終于講系列的悲劇感真正提上了一個檔次。
4、《神探》
劇情沒有很燒腦,更多的在于人心和反轉吧。但是其他細節我認為很完美了。 與其說神探能看到每個人心里的鬼不如說神探能從每個人的微動作看清每個人的內心想法、分析性格,也就無所謂「神話化」這種說法了。 此外,最后小小的分析了換槍,我覺得可以把高原來的槍(無犯罪記錄)給高,王槍給神探就可以了,三個人分贓不均自相殘殺,被兩警發現一并端了。
5、《跛豪》
和如今的風再起時屬于同一個題材的另一個角度,但要表達的內核卻依然相似,在成片水準和完成度上更是吊打了十三條街,本就傳奇的故事根本不需要玩亂七八糟的敘事技巧,簡單直接的線性敘事就足夠有分量,加上故意做出舊資料感的影像穿插,把歷史鑲在故事之中,調度精彩,剪輯給力,劇本扎實,一代香江往事,時代的起伏與變遷,太多人總是以為,自己的成功是踏浪前行,其實終究不過是歷史車輪下的塵埃,所以急流勇退,永遠是大智慧,可惜并不是那麼容易看得開,呂良偉的表演其實有些過火,但被處理的恰到好處,就是致敬白蘭度有些太明顯了。
6、《古惑仔之人在江湖》
古惑仔系列讓鄭伊健跟陳小春火了,這里面的人物只能說被殺也是意料之中,混江湖的生死早已注定,只是連累家人那里,靚坤做的太過火了,里面有些情節有點令人無語。古惑仔系列于我最大的感受是有些東西是比金錢、利益重要許多的,友情歲月、愛情歲月,年輕時所追求的,希望永遠伴隨下去。
當年在港台最具有影響力的6部港片,你覺得哪部最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