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68歲的林青霞在自己的社交平台曬出了自己的拜年照,祝大家新年快樂。
網友直呼:「青霞姐狀態太好了!」
不得不說,時間一向殘忍,但卻總有人被時間優待。
比如,林青霞。
01
要說,娛樂圈毫無爭議的美人,絕對有林青霞的名字。
徐克導演說過:
作家亦舒曾說:
就連閱美人無數的瓊瑤都說:
到底是種怎麼樣的美,看了林青霞各個時期的照片就能明白:
在她身上,你可以找到任何一種美。
最早期,她像是一幅明媚的水彩畫。
比水墨畫多一份色彩與嫵媚,又不會像油畫只有艷麗與陰郁。
後來,她的臉上又多了些英氣。
英武與柔情并重,帥氣與優雅交融,雌雄同體的帥性溫婉,讓人過目不忘。
不管是骨相、
還是身材比例、
再或者肢體的曲線。
林青霞身上,挑不出一丁點毛病。
02
1954年冬,林青霞出生在台灣的一個小村。
上面有一個姐姐一個哥哥,下面有一個妹妹,夾在中間的她向來不是父母的偏愛之選。
盡管在她很小的時候,就能看出她和其他孩子的差距,在一眾小朋友里,你總能第一眼就看到這個漂亮的孩子。
可媽媽并不覺得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女孩子長得好看是什麼好事,所以面對別人的夸贊,都說她挺丑的,妹妹更好看。
久而久之,林青霞也這麼覺得。
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林青霞習慣低著頭走路,不想被人發現,那時候她是自卑的。
三年級的時候,有導演來學校里選小朋友出鏡,她在別人的鼓勵下鼓起勇氣參加了,但結果可想而知。
找適合演戲的孩子,長得好看是一方面,有表現欲同樣重要,林青霞顯然沒有。
這一次打擊,更讓她覺得別人的夸贊都是哄她開心罷了。
靠臉吃飯這條路,她再沒想過。
就這樣,林青霞學生時光,過得平平凡凡。
一直到高中的時候,吾家有女初長成的林青霞,越人的美貌已經是周邊所有人公認的事實。
一天,在西門町閑逛的她被星探發現:
「小姑娘,你想演電影嗎?」
當時,林青霞學習并不好,聯考還落了榜,出于不想學習的逃避心態,試試就試試唄。
林青霞跟著星探走進了《窗外》劇組的面試現場,骨子里的自卑還是讓林青霞縮在后面,以至于導演當時確實沒有注意到她。
後來,經人提醒,才看到躲在后面的林青霞。
這便有了她第一個熒幕角色。
03
《窗外》 播出后,林青霞火了。
作家亦舒看到她的第一眼,就忍不住驚嘆: 「林青霞,真要命!」
確實要命。
林青霞的出現,驚動了很多導演的敏銳嗅覺。
導演劉家昌觀影后也說,認定了她就是自己下一部電影的女主角。
他第一時間找到林青霞,提出合作。
林青霞也算是正式和學生時代告別,開始了自己的演藝事業。
劉家昌放出豪言: 「林青霞將是近20年台灣最紅的一顆星。」
這句話真讓他賭對了。
當時,台灣影壇邁入了「雙秦雙林」的時代。
「秦」是秦漢、秦祥林,「林」是林青霞、林鳳嬌。
不到十年時間,林青霞就拍了幾十部影片,在那個還未全盛的台灣影壇野蠻生長。
用八個字概括: 青霞一出,誰與爭鋒。
在出道十周年之際,她做出一個決定:出國留學。
一個人跑到美國加州,在圣地亞哥國際大學進修表演。
進修結束后,林青霞把演藝事業的中心轉移到了香港。
當時,香港影壇已處在百花齊放的時期,她的到來如同投石擊水。
本身,林青霞的戲路一直在主攻文藝片,但這在香港并不吃香,再加之不會粵語,縱使她再漂亮,也不濟于事。
沒有戲拍的日子里,她都在苦練粵語,鉚足了勁,就差一個機會。
很快,林青霞憑借著 《警察故事》在香港影視圈嶄露頭角,第二年, 《刀馬旦》中的林青霞,一改文藝女神的印象,挑戰起男裝扮相。
誰都沒想到文弱的林青霞,一頭短發出場,英氣逼人,竟然能把男相消化得這麼好。
這也就此,定下了她在香港的戲路。
90年代初,徐克找到林青霞,想讓她扮演「東方不敗」。
她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可這事卻遭到金庸的反對,他強調林青霞不適合這個角色。
但徐克沒有放棄,而是堅持順服金庸。
果然,1992年,一襲紅衣叱咤江湖的東方不敗驚艷了整個娛樂圈。
一個亦男亦女、亦正亦邪的東方不敗,被林青霞演活了。
女扮男裝大獲成功,之后的幾年,林青霞挑戰了多個反串角色形象。
她的出現,讓所有人知道,女人的美不只有烈焰紅唇,還可以英姿颯爽。
入行的第18年,她憑借《滾滾紅塵》獲得了金馬影后。
在領獎時,她不禁感慨:
「這個領獎台對你們來說很近,對我來說好像走了幾個世紀那麼遠。」
入行的第21年,她決定息影,不再拍戲。
21年,林青霞拍了一百多部戲,演了一百多個角色,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只要從那個年代過來過的人,誰都能說出幾個。
被問到,拍的那麼多角色里,哪個最難演?
她的回答令人意外: 「最難演的是林青霞。」
04
時間倒回至1973年那部熒幕處女作《窗外》。
前文中提到,林青霞是被人推薦才有的這個角色,這個人就是男主秦漢。
當時,文質彬彬的秦漢已經是萬千少女心中的白馬王子,搭檔過的女演員不在少數,但還見到了林青霞,還是有如沐春風的感覺。
在拍攝期間,兩個人的氛圍越發曖昧,剛剛成年的林青霞一時分不清戲里戲外。
要知道,當時的秦漢已經有家事,林青霞深知這是底線,觸碰不得。
可感情這個事,很難控制,再加上秦漢也對她釋放出粉紅信號,林青霞每天都活在糾結中。
1979年,媒體突然爆出兩人地下戀情,甚至已經結婚的消息,還貼出一張結婚照。
後來澄清,這不過是劇中的劇照,但輿論不在乎真相。
林青霞背上了小三的罵名,口碑一落千丈,事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全世界都和她劃清界限,只有秦祥林一人逆行靠近。
原來,在合作中秦祥林也對林青霞產生愛慕之情。
于是,離了婚,對林青霞展開追求。
在她去美國休息期間,秦祥林也跟了過去,一直細心照顧她,久而久之,林青霞感動了。
秦祥林向她求婚,林青霞答應了。
但她心里,還是忘不掉秦漢。
結婚前一天,想了很久,她撥通了秦漢的電話,說自己要嫁給秦祥林了,可以嗎?
本以為會等到挽留,沒想到電話那頭沒有任何回應。
林青霞帶著一點賭氣的心理,和秦祥林結了婚。
可惜的是,這段婚姻并沒有維持多久。
四年后,林青霞和秦漢都恢復了單身,這段擦肩而過的愛情才正式開始。
電影中,這對神仙搭檔也再次開始合拍。
《滾滾紅塵》封后,她還在台上公開示愛:
「他是我心目中的最佳男主角,我們一起演了十八年的戲,還沒有演完,還不知道要演多少年呢。」
那段時間,林青霞愛的很享受,兩個人兜兜轉轉終于走到一起,林青霞一直在等他的一個承諾,畢竟三十多歲的她也想安定下來了。
不光她等得著急,連外人也是。
一次,金庸當著林青霞的面問秦漢:「你什麼時候求婚?」
秦漢沉思,幾句糊弄了過去。
林青霞知道,男人想娶一個人,該有多迫不及待,而秦漢的態度,一目了然。
就這樣,林青霞決定親手切斷兩人的千絲萬縷。
1994年,兩人和平分手。
20年的情感糾葛,終究沒等來一個結果。
同年,林青霞在一句聚會上認識了邢李原,他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但是是個踏實過日子的人。
林青霞義無反顧地嫁了,經歷了風風雨雨,她想過另一種生活了。
05
婚后,林青霞遠離了娛樂圈的紛爭。
有疼她理解她的老公,也有了懂事漂亮的女兒們,她終于有時間為忙喜歡的事情。
她沒有上過大學,但一直喜歡寫作。
一天,歌壇教父黃霑得知,邀請她寫專欄,她怕自己寫不好,婉拒了。
沒過多久,身患癌癥的黃霑病逝,為了紀念他,她寫下《滄海一聲笑》。
這一寫,便開啟了她的文學天地。
她愛上了在安靜的環境下追憶過往的每一個細節,記錄當時和此刻的心境。
那時候的她,才是林青霞自己。
她的筆下,寫過和多位圈中好友的故事,也寫過在生活中遇到的稀碎片段。
她的文字,不是寫給市場的,而是寫給自己的。
她說: 「我經常把自己比作苦行僧,因為感覺自己沒有才華,只有埋頭苦干,希望做到勤能補拙。」
為了寫作,她經常不知不覺地寫到凌晨,有時候連一個標點都會修改上無數次,和寫作圈的老師們聚餐,別人都在吃飯,只有她拿出紙筆不停地請教老師們。
如愿,她先后出版了三本散文集。
還在去年年底被爆出,獲得了香港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
霎時間,有人諷刺,戲子何以從文?
面對惡意的質疑,她卻謙虛回應: 一定會更加努力地虛心學習,一定要讓大家覺得自己配得上這一稱號。
那個讓她倍感壓力的「女神」稱號,也正是在她淡出視線后才慢慢消化。
之后,每一次被拍到,都會有人唏噓: 女神也沒扛得住歲月的摧殘。
相比反駁,我更愿意相信他們是用錯了詞。
在我看來,現在的林青霞更配得上「璀璨」這個詞。
她無懼衰老,素顏坦然地出街。
她彌補落下的「學習時光,在家看書、練書法、學京劇,充實快樂。
她不再把幸福寄托在任何人身上,而是掌握了讓自己幸福的能力。
距離她最后一次演戲,已經過去近30年之久。
江湖確實遠了,但青春永不會散。
在那個永恒的時代,她永遠是「東南亞第一美人」。
那個時代,不僅目睹了她好看的皮囊,還見證了她化繁從簡內在充盈的才女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