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頭號玩家》
信息量太大了,并不能領會每個彩蛋的淵源。但即使拋開這些,劇情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劇情世界觀的構建都很完整,圍繞著綠洲創始人留下的最后解謎游戲展開。唯一的缺憾是反派的塑造略顯單薄,反派公司所做的事情雖不值得推薦,但卻又在情理之中。所以當所有人都冒著賬號被清零的風險支持男主時,那種感動并沒有完全立起來,甚至不如那句我將以高達形態出戰來的感動。
9、《人工智能》
披著科幻外衣的童話故事,以煽情代替了深度。第一幕的背景、沖突都有巧妙的建置,第二幕的rough city極具賽博朋克感,然而鋪墊了這麼多的背景和視覺奇觀,最后不過只是一個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結尾的「造夢」略顯生硬,再次證明這部的童話本質。關于科技的思考僅僅停留在「愛」的表面以及人與機器的對立而已。
8、《阿凡達》
阿凡達構建的一個全新的世界觀和支撐起這個龐大而精美的生態體系的技術,是毫無疑問的開拓者和引領者。一直沒等到重映,有點可惜。果然還是要3D大熒幕才更能置身其中體會這種共生的神秘和震撼。貪婪和掠奪,不說人類,確實是某毒侵略慣常了。用鋼筋鐵骨碾壓神靈的畫面,那種巨大的悲傷和痛苦是可以被感同身受的。
7、《千鈞一發》
人是人創造的,但不應該是人造的。那個幫助男主的醫生說「」右撇子不會用左手扶著」,但我就是用左手。我不明白為什麼最后男主驗尿的時候查出了身份,而且之前到底是怎麼在醫生的眼皮最底下換尿的。為什麼最后杰羅姆要自盡呢。我總是佩服能在上個世紀就可以拍出如此的電影。
6、《2001太空漫游》
藝術的表現了宇宙的神秘宏大,黑色石碑就像是上帝意志的隱喻。每一次觸碰石碑就像在隱喻人類受到上帝意志的影響,而受到石碑影響的人(進化到一定程度,不是猿人的階段)會去木星赴死,回到Jupiter的懷抱。最后那些雜亂的色彩穿插像是意識的流失,有幾張很像木星噴發的圖像。 另外一條線,9000和大衛是好朋友(9000最后唱歌的歌詞可知),自我覺醒察覺不對勁想告知大衛但是不被信任,竭盡所能最后一起over也要讓大衛知道真相。
5、《胡蝶效應》
腦洞奇大,但是我覺得胡蝶效應遠比電影中的要嚴重的多,哪怕是改變曾經世界的一只螞蟻,也會改變未來的世界全貌。因為在這個世界的下一秒,都有無數種可能,就像多元宇宙一樣。這部電影也算是多元宇宙的開篇?最后埃文回到過去,殺死了在腹肽中的自己,也算是人性的升華。
4、《黑客帝國》
二十多年前的看電影,現在看依舊是震撼啊,矩陣的世界觀,科技的集權隱喻,都太超前太有前瞻性了。矩陣,機器人飼養人類,這設定厲害了。帶給我的震撼,僅次于黑暗森林。 對地球而言,有沒有可能人類是其腫瘤,病毒是其免疫系統呢?
3、《楚門的世界》
經典故事果然不錯,不過也因為太經典而沒有什麼新鮮感。就感覺和預料中的一樣好,喜劇效果不錯,最后楚門出逃的布景畫面也很美。 電影提出的問題很值得思考。我們的生活是否被人為地把持著,我們看到的是否只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 楚門的出逃,讓我意識到面對生活的挑戰和苦難原來也是一種自由。如果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生活會一路順風順水,那確實也是失去了很重要的體驗感。我之前總像自由是能夠隨心所欲,想走就走的瀟灑。現在看來我得再好好豐富一下我對自由的定義。
2、《盜夢空間》
震撼,特別是一層一層夢境醒過來的時候。結局沒太看懂,旋轉不停的陀螺、和回憶幾乎完全重合的孩子們的身影是否暗示男主還在夢中呢?個人私心更希望還在夢中。如果還在夢里我感覺算是一種探討吧,現實和夢境真的有很大區別嗎 、我們所謂的現實是「真」的嗎、如果夢境更美好還有必要回歸現實嗎,我更希望導演不對男主和他妻子的觀點作高下之分的評判,而是讓觀眾自己判斷。之前看黑客帝國一的時候就想過類似的問題,那時我尚年幼,只覺得真可怕呀。現在想法轉變了很多,如果別人讓我陷入夢境,而夢境生活舒適安逸,我大概是也不會抗拒,反正嘛,活在哪里不是活呢?
1、《星際穿越》
看完更堅信只有心中裝著大愛才能成為天選之子拯救全人類,災難來臨前普通人一定會選擇珍惜和家人的最后時光,也是一種很平凡的幸福吧。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抗爭的勇氣和資格,讓它成為鼓舞的力量而不是道德綁架!
全球公認的10大神級科幻電影《盜夢空間》排第二,榜首無可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