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美國弗羅里達州,發生了一起驚人的「怪魚咬人」事件,一名16歲的少年在釣魚的時候,竟被一條3米多長的鱷雀鱔強行拖入水中,并將他的右手直接扯下,隨后揚長而去。
事件曝光后,在當地引起了極大的恐慌,于是當地居民聯手對這條「水中殺手」展開圍捕,但奇怪的是,這條鱷雀鱔在咬完人后,竟憑空消失了,根本無法追蹤,最后只能不了了之。那麼,這條鱷雀鱔到底去了哪里?它們究竟有多可怕。
鱷雀鱔原產于北美洲,在「十大兇魚」中排名第三,它們雖是鱔魚,卻長著短吻鱷的頭,身上還披著厚厚的鱗甲,而且性格兇猛,極其嗜殺,如若放到天然水域,會把當地的魚類殺的一干二凈。
作為巨型食肉魚,鱷雀鱔一般生活在淡水中,偶爾也會進入咸水水域,它們的身體很長,體型呈圓柱狀,顏色為淡青色,成年后體長可達3米,體重可達150斤,是當之無愧的「水中霸王」。
鱷雀鱔食譜寬泛得離譜,在極端情況下,它們連腐肉都愿意吃,而且食量驚人,只要是活物都吃,所到之處其它魚類基本絕跡,一條魚就可以擾亂整個湖泊的生態鏈,所以在原產地也是臭名昭著。
鱷雀鱔還有一項特殊的技能,那就是超強的吞噬能力,它們的頜骨具有極強的擴張性,最大可以吞下占自身體重一半的食物,吞咽能力僅次于蟒蛇。
鱷雀鱔還被稱為「活化石」,它們最早出現在1.2億年前的白堊紀,很有科研價值,但鱷雀鱔在我國卻是一種可恨的入侵物種,在南方的很多流域都有它們的蹤跡,并給本土魚類造成毀滅性傷害。
那麼,「水怪」鱷雀鱔究竟有多可怕?
作為頂級捕食者,鱷雀鱔的戰斗力可以媲美中型鱷魚,它們兇殘的性格,甚至對人類都有很強的攻擊性,如果人類在河中游泳,很可能被它們攻擊,可見鱷雀鱔是多麼的可怕。
鱷雀鱔性格兇猛、生性貪婪,食性廣泛,無論大魚小魚都是它們的食物,而且還是一個直腸子,一邊吃、一邊拉,除了睡覺之外,其余時間都在吃,一天輕輕松松就能吃掉幾十斤魚類。
因此一條成年的鱷雀鱔,在5年內就能將一個小型湖泊的魚類全部殺絕,說句毫不夸張的話,以鱷雀鱔的殺傷力,如果將它們放置國內的水域中,將會當地的水域系統造成毀滅性打擊,導致本土水生動物基本絕跡。
更可怕的是,鱷雀鱔還是一種生命力極強的魚類,它們雖然是北美洲的特產,但適應力很強,對水質和環境要求也不高,甚至在污水中也能毫無壓力的成長。
因為鱷雀鱔除了鰓之外,還有一個高度進化的魚鰾肺,里面布充滿了海綿狀的血管,讓它們能夠直接呼吸空氣,使得鱷雀鱔在離開水的情況下依舊能存活數個小時。
鱷雀鱔不僅食量驚人,還是一種繁殖能力極強的魚類,它們每年5-8月交配產卵,一條雌性鱷雀鱔一次可以產下14-20萬枚卵,體型越大產卵越多,而且孵化期也很短,大約是7天左右。
鱷雀鱔的卵呈淡綠色,粘性很強,一般都附著在淺水區水草上,而且它們的卵還帶魚鱗毒素,一旦被魚類食用,幾分鐘內就會直接死亡,這導致很多水生生物,都不敢接觸鱷雀鱔的卵。
而且作為外來物種,鱷雀鱔的卵一旦入侵到陌生水域,就會引起本土魚類的誤食,導致該水域內的魚類產生大量傷亡,所以在魚類危害榜上,鱷雀鱔的排名遠遠高于大白鯊。
不僅如此,鱷雀鱔的壽命也很長,它們的平均壽命可達50歲,最高壽命可達75歲,如此長的壽命,讓它們可以肆無忌憚地繁殖后代,可以說一旦外流危害無窮。
鱷雀鱔被稱為「淡水殺手」,它們只有在幼年時會被鱷魚捕食,成年后基本沒有天敵,無論在哪里都是食物鏈的最頂端,不過作為能在咸水中生活的魚類,就是不知遇見鯊魚會怎麼,畢竟目前還沒有鱷雀鱔和鯊魚的戰斗記載。
鱷雀鱔最強的「法寶」就是它們的魚鱗,它們的鱗片十分的純粹,硬度和人類的牙齒差不多,就算是彈片都無法輕易打穿,而且每片魚鱗的邊緣都長滿了鋒利的鋸齒,在防御的同時還能進攻。
如此強悍的防御力,讓鱷雀鱔極其難殺,普通的食肉性魚類,就算用盡全身力氣也無法破開它們的防御,甚至連漁民在處理鱷雀鱔時,都需要用大錘子和電鋸,才能將它們剖開。
不幸的是,鱷雀鱔自從被當成觀賞魚引入國內后,經常因為食量太大,被很多飼養者拋棄,或在野生水域隨意放生,而這些被隨意投放的鱷雀鱔,作為外來物種是沒有天敵的,因此一旦適應環境,便會對當地水域造成嚴重的破壞。
提起入侵物種,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小龍蝦,那麼鱷雀鱔能否像小龍蝦那樣,靠吃來解決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鱷雀鱔不僅卵有毒,它們的肉還含有一定的毒性,一旦誤食后果極其嚴重。
不僅如此,據說鱷雀鱔的牙齒、內臟也帶有毒性,而且肉質極差,土腥味極重,非常難吃,因此就算是什麼都吃的廣東人,都不愿意食用它們,可見鱷雀鱔是多麼的令人討厭。
很多人都不知道,早在2014年,我國南方水域就已經出現鱷雀鱔種群了,而且擴張速度極快,產生的影響甚至比食蚊魚和福壽螺還要嚴重。
畢竟作為入侵物種,沒有天敵鱷雀鱔,可以任意生長、任意捕食,久而久之,數量就越來越多,嚴重破壞生態平衡,所以面對鱷雀鱔我們只能發現一條,就清除一條,盡可能限制其生長。
鱷雀鱔的戰斗力
鱷雀鱔是一種極其兇猛的魚類,成年后更是無敵般的存在,可以說所到之處,無「魚」能擋,恐怕只有鱷魚、巨骨舌魚能與之爭鋒。
鱷雀鱔體型龐大,它們的平均體長超過2米,超過了人類的身高,平均體重超過120斤,這樣的體型看起來就不是善茬,而且鱷雀鱔還長著一張鱷魚式的大嘴巴,一口就能將獵物直接咬斷。
鱷雀鱔的蠻力也十分驚人,它們強壯的身軀,據說就連漁網都困不住它們,魚竿更會被它們輕易扯斷,一般有它們的水域都會被攪得天翻地覆,所以鱷雀鱔理所應當的成為了水中惡魔。
不僅如此,鱷雀鱔的攻擊力也很強大,美國動物學家曾做過一個實驗,把100條食人魚和一條鱷雀鱔關在一個水池中,結果鱷雀鱔僅用7天,就將食人魚全部擊殺,而自己卻只受了一點皮外傷。
可見鱷雀鱔的殺傷力是多麼的恐怖,就算兇猛的食人魚群都不是它們的一合之敵,可以說僅憑這一點,叫它們「水中殺手」一點都不過分。
鱷雀鱔屬于大型硬骨魚類,除了體型龐大外,它們還有一張十分可怕的嘴,它們的嘴巴非常寬闊、粗壯,嘴巴中還長滿了鋒利的牙齒,可以輕松撕開魚類的鱗片,就像真正的鱷魚一樣,讓人看了就覺得心驚膽戰,感覺就像回到了傳說中的恐龍時代。
鱷雀鱔還是一種喜歡偷襲的捕食者,而且捕殺獵物速度極快,它們經常借助水草的掩護,埋伏在獵物的必經之路上,然后躡手躡腳地靠近,等獵物放松警惕后,再發動近距離突襲,給與獵物雷霆般的打擊。
而且鱷雀鱔一旦咬住獵物,就會死死的鉗住獵物,無論如何都不松口,并拖著獵物在水中不停游走,直到獵物死亡后,再將其生吞入腹,因此鱷雀鱔又被人稱為「火箭幽靈」。
鱷雀鱔的腹部擁有非常罕見的粉紅色鱗片,而且它們皮膚油也經常被用來制作驅蟲劑,因此在很多地方,鱷雀鱔的價格都非常昂貴,但想捕獲鱷雀鱔實在太困難了。
因為鱷雀鱔實在太大了,成年的鱷雀鱔跟鱷魚差不多,一般的釣友很難將它們釣上來,而且鱷雀鱔的速度極快,可以肆意在水中橫行,尋常的捕魚者抓起來也極其費勁。
而且鱷雀鱔經常躲在湖底的深坑中,這些深坑的環境比較復雜,不僅深淺不一,而且長有水草,可視度極低,還阻隔了聲納的監測,這為鱷雀鱔提供了很好的隱蔽空間,對捕撈工作極為不利。
除此之外,鱷雀鱔的危機意識也非常強,一旦無法躲進深坑,就會拼命游向深水區,并盡量隱藏自己的蹤跡,增加捕捉困難,讓捕撈者只能「望洋興嘆」。
鱷雀鱔是一種兇猛的大型食肉性魚類,它們性格殘暴、冷血,極度貪食,每天要吃幾十公斤的魚類,而且繁殖能力驚人,一次可以最多能產生20萬枚卵,對生物鏈產生嚴重破壞,不僅如此,鱷雀鱔還是一種有毒魚類,一旦誤食后果極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