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看到這個,是不是似曾相識,卻又根本不認識?
似曾相識,是因為它看起來像某種DIY的工藝品,或者迪斯尼電影中小精靈們居住的小屋。
但你肯定不敢相認,因為不管是作為工藝品,還是迪斯尼小屋,它確實都略顯粗糙了一些。
要命的是,它確實是工藝品,也是一座小屋,只是它不在電影里,而是現實的存在。
最要命的是,它不是人類建造的,而是一種小蟲子的杰作。
但事實就是事實,看到左下角最后一節木棍下面的腦袋沒有?
萬萬沒想到吧? 這種小蟲子叫蓑蛾,又叫蓑衣蟲。
雖然絕大多數人可能都沒有看到過,甚至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但蓑蛾的種群確實很龐大,全世界一共有約1350種,分布于除南極洲以外的所有地方。
蓑蛾最大的特征,就是它們從幼年開始,就會用植物、沙子、土壤、地衣等材料給自己搭房子,然后躲進去,就像一個溫暖的小小避難所。
這些避難所各不相同,有的簡單,有點復雜,有點像袋子,有點像蓑衣,「蓑蛾」就是這麼來的。
圖上這種可能是最漂亮的蓑蛾房子了,大多數的其實都有些敷衍,亂七八糟粘在一起,就像這些:
這個品種的蓑蛾真的就是藝術大師,你很難想象,就憑它們那柔弱的小小身軀,是怎麼把樹枝切成整齊的木棍,然后又巧奪天工地粘合起來,形成這種螺旋狀的迪斯尼精靈小屋的。
這還非得是幾何大師才成啊!
但這種大師和人類中的大師一樣,多半都很壞。
它們在幾個月的幼蟲階段都住在屋里,只把腦袋和胸部伸出來,大嚼特嚼植物的葉子。
有了房子的保護,鳥類和其他昆蟲很難捕食它們,再加上它們數量奇多,往往會將整棵樹的葉子都吃光,導致樹木的死亡。
比如在我國的產茶區,至少就有20多種茶園蓑蛾,不但切割茶枝、葉片來建房子,還會不斷地嚼食嫩葉、莖干,溫暖的房間還有助于它們龜縮一隅,度過寒冷的冬天,來年開春再繼續大快朵頤,對茶樹的危害極大。
蓑蛾的幼蟲從一孵化就開始建房,建好后就背著房子到處逍遙,慢慢長大。
你看右邊圖片上的是幼蟲的新房子,左邊是成蟲的老房子,都長苔蘚了,說明成長的過程還是比較漫長的。
吃飽喝足長圓了,蓑蛾就會找地方把房子牢牢掛起來,在里面吐絲作繭,蛻變成蛹。
但如果雌蛾雄蛾都像人類一樣,房子需要按揭,整日忙碌都為別人打工了,它們還能這樣為了愛,而不是為了債努力一生嗎?
可能這就是避債蛾的由來吧。
沒有債,簡單生活,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