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進步,國產片往好了的說,基本是在原地踏步。
是的,無論是喜劇、恐怖,還是科幻、諜戰,各個片種每年那是層出不窮的出產爛片。
觀眾花錢買罪受......
只有片方賺得盆滿缽滿!
如此一來,廠長被迫養成了看老片的習慣,看得越多,就越懷念過去的國產片。
尤其上世紀80、90年代。
乍一看,感覺很久遠、落后;
實際上,對比現在的電影,高明不止一點點——
《戴手銬的旅客》
那幾年,國產電影迎來了生機勃勃的時期。
哪怕技術落后、資金不足,也擋不住電影人的創作熱情,一部又一部的經典誕生了。
有吃人情節,上映時嚇死過人的《夜盜珍妃墓》;
有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片《錯位》,至今它仍好于全球91%科幻片。
還有本片。
援引一位網友說的——
其雙重臥底的設定,比《無間道》要早20年!!!
影片一開場,便是一樁殺人案。
在一飛彈項目實驗室內,一女性科研人員正在工作。
突然,背后出現一個人影。
只見他頭戴防毒面具,不能辨明人份,手中拿著一個小東西。
他對著女研究員一噴,她便被迷倒,沒了呼吸。
一時之間,實驗室被「陰霾」籠罩著。
就在這時,經警方調查發現,實驗室里的A1號燃料被偷了。
要知道,這可關乎項目的紅色機密。
因為一旦這燃料落在不懷好意的人手中,便能從中分析出飛彈的重量、射程等重要信息。
設備將被泄露給對方。
兇手到底是誰?
同一時間在實驗室的劉杰,成了頭號嫌疑人。
他自述自己被打暈,沒看清兇手的模樣。
對于劉杰,警方第一時間進行了拘捕。
然而......
警方還沒來得及審問他,他便找時機逃走了。
一時之間,劉杰成了板上釘釘的兇手。
為此,各個部門派出力量,決定全力抓捕劉杰,追回A1號燃料。
快節奏的敘事,撲朔迷離的案情,影片從點進去的那一刻開始,便吸引觀眾往下看,不想移開視線。
接下來,悉數配角登場:
案件的主負責人葛副部長。
他調取資料發現,劉杰曾是一名優秀的偵察兵,能力出眾、戰功赫赫。
想要抓到他,著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安全保衛人員蘇哲。
他既受到命令,參與抓捕劉杰;
又是被害女科研員的丈夫。
他抓捕劉杰,志在必得。
此外,還有一個參與抓捕警察張強。
他曾是劉杰的徒弟,斷然不信師父會做出如此卑鄙齷齪的事情,可如今這現狀,讓人唏噓不已。
多方人員,共同追捕劉杰。
可看下去發現,看似毫無爭議的案件,實際上暗藏玄機。
此時鏡頭切換至劉杰視角。
他在出逃后,四處躲藏。
但他并沒有跑遠,而是選擇跟蹤一個人:蘇哲。
原來,劉杰早早就懷疑蘇哲的意圖,自逃出的那一天,他就對他展開24小時的「暗中觀察」。
這天,蘇哲出門后,劉杰便跟上。
兩人一前一後來到一處洞穴;
突然,蘇哲轉身,拿槍指著后面的劉杰。
他似乎從一開始便知道劉杰跟蹤自己。
正當兩人對峙的時候,一個名叫王莉的女人帶著一群民兵趕來,他們高呼要懲治叛徒。
混亂中,劉杰中槍倒下。
鏡頭一轉,蘇哲推開了王莉的房門。
只見蘇哲逃出A1號燃料,交到她的手中。
好家伙,原來蘇哲是臥底。
他處心積慮娶研究員為妻,接著找借口接近實驗室,后將對方殺害,竊取機密。
蘇哲真是演了一出好戲啊!
并且,他在完成任務后,還不忘和美女同僚調情。
當王莉讓他出去的時候,他將房門一關,眼神中流露的滿是曖昧......
能看出,本片集合了很多特務題材的元素。
例如懸疑的案件,美麗誘人的女特務,奸詐又好色的間諜,而除了這些常規操作,片中還有驚喜的反轉:
劉杰被殺后,被送至火葬場。
就在他被送進火爐的前一刻,他從昏迷中清醒過來,并在火葬場員工的幫助下,逃了出去。
有公路戲:
劉杰逃出后,依然不放棄跟蹤蘇哲,找到他叛變的證據,追回A1號燃料。
跟隨蘇哲,劉杰登上火車,躲在火車行李架的隔斷里;下了火車,他爬過山、下過水,一路很是艱辛。
影片最后,一場「真假叛徒」的斗爭開演了。
豐富的劇情中間,誕生了不少經典的名場面。
例如跳舞的女特務,特殊的燈光,使得一人舞出了「三人成影」的效果。
例如云岡石窟的特色景觀大佛像。
例如云南的風土人情,這間接交代了案情發生在邊境地點。
(PS:這是年輕時的蔡明)
當然了,最著名的當屬最后一幕,對應片名的 「最后的手銬」。
在劉杰的努力下,他終于將蘇哲抓獲,并拿到了A1號燃料。
此時,警方等各路人馬緊隨其后,來到現場。
見狀,蘇哲改口稱是他抓獲了劉杰。
因為此時的A1號燃料,就在劉杰手中。
但,明眼人都知道,蘇哲背叛了組織。
可正當觀眾以為劉杰能重獲清白的時候,葛副部長卻下令,將劉杰也抓獲。
至此,影片戛然而止。
這一畫面定格,成就了本片。
很多人看不懂,實際上,這背后藏著導演的良苦用心。
擔任本片的導演,正是劉杰的扮演者于洋。
拍攝時,他已經50歲。
而創作初衷,源于他年輕時的真實經歷,是對那段混亂、不可言說的時代的記錄。
有時候拍著拍著會覺得很難過,尤其是老戰友自盡那場戲。當時拍攝,我是真的把半杯酒一口倒進肚子里去,我的眼睛一下子就紅了,老戰友的眼淚也馬上流了下來。這些情節對我們來說都是有切膚之痛的。
在他的鏡頭之下,這混亂的社會,是非不分,人心浮躁。
街上人買個菜,都要分個三六九等。
劉杰的幾個戰友,皆是命運多舛,唯一活下來的一個,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完全不像是當年在西北剿匪殺敵的精英干部。
這之中,劉杰是有理想,有抱負的斗士。
他不向抹黑低頭,始終與惡勢力斗爭,用他的話說,「能夠活著就是一種勝利......」
可以說,劉杰就是于洋,于洋就是劉杰。
他借一句 「拿大頂看世界,一切都顛倒了」帶領觀眾,對那個特殊年代進行反思和總結。
看到最后,相信一定有不少人會感嘆,這片也太敢拍了吧。
其實,敢拍的片一直不少。
少的是,不打擦邊球,不博眼球,內核正派,用心拍出的電影。
好比本片,它不光有香艷,更有人性的罪惡,社會的百態。
既魔幻,又現實。
對此,真心希望那些爛片專業戶們,多向電影前輩們好好學學。
別再讓觀眾花錢,買辣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