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豹,是所有大型貓科動物中,個頭最小的一只,也是最神秘莫測的一只。
云豹披掛著一身云朵形狀的斑紋,名字由此而來。 這是一只生活在樹上的豹子,擁有其他大貓望塵莫及的枝頭特技本領。它是所有大貓中,唯一一種能用后腿掛在樹枝上,以倒掛金鐘的姿勢捕捉猴子的大貓。云上之豹,跟猴子一樣靈活。
在我國現存的 12種野生貓科動物,大貓有 4種,東北虎、花豹、雪豹、云豹。 在這些大貓中,云豹是最為低調的一只,名氣遠遠比不上網紅雪豹。可是,云豹也是面對最大危機的一只,野生物種的現況比東北虎還糟糕。
我們從頭說起。
云豹身上有三寶:獠牙、長尾、轉彎腳踝。
云豹有4顆出類拔萃的犬齒,長度超過5厘米,跟花豹的犬齒一樣長,但是云豹的體長只有花豹的一半,體重只有花豹的四分之一。在現存貓科動物中,云豹犬齒跟頭骨的比例是最長的,類似遠古的劍齒虎。因此,它還有個名字叫「 小劍齒虎」。
現代劍齒虎可不是浪得虛名,一副好牙加上一張配套的血盆大口,讓云豹在貓科動物里傲視群雄。
無論大貓小貓,誰的嘴巴都沒有云豹張得大。云豹的嘴巴張角為 100度,其他貓科動物的極限張角為 65~70度。云豹像匕首一樣插在大嘴巴里的犬齒,咬合力為 1525牛頓,咬力商為 137。而體型比云豹大上好幾倍的老虎,咬力商只有 127,花豹的更弱,只有 94。
個頭越大的大貓,力氣越大,咬合力也越大。小貓的咬合力肯定比不過大貓,于是引入一個更合理的數據進行比較:咬力商。 簡單地說,咬力商是體重和咬合力的一個計算比值,云豹的咬力商強過老虎和花豹。
擁有大嘴和長牙的云豹,捕獵方式也跟其他大貓有所不同。捕食大型獵物時,獅虎豹從側面攻擊,通過咬斷獵物的喉嚨來捕殺獵物。云豹卻是從后面攻擊,撲到獵物背脊上,咬住后頸,通過切斷脊椎來捕殺獵物。據生物學家推測,劍齒虎捕獵時采用的也是咬斷脊椎這一招。
除了利齒外,云豹還配置了一身在樹梢上活動的技能。
跟其他大貓一樣,云豹也有 2對大腳掌。跟其他大貓不同的是,云豹四肢粗短,身體重心更低,尾巴特長,有利于保持樹上平衡。
云豹是所有大貓里面,個頭最小的一種。 成年云豹體重16~30公斤,體長60~107厘米,尾巴長度幾乎跟身體長度相當。長尾巴和粗短有力的四肢,正是上樹的標配。
貓科動物都會爬樹,不過,上樹容易下樹難。老虎、花豹上樹后,下樹時如果不是跳下來,只能倒退著爬下來。小貓也一樣,你看你家的貓咪,怎樣上樹就怎樣下樹,抱住樹干倒退著往下走。
云豹下樹時,能頭沖下,垂直往下走。它的后腳踝能旋轉180度。倒轉腳踝的配置,貓科動物中,除了大貓云豹和小貓長尾虎貓之外,其他大貓小貓都沒有。當云豹下樹時,有力的后腳踝能牢牢貼緊樹干,抓穩樹皮,拉住整個身體的重量。
除了下樹外,云豹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樹上絕招,它會用后腿掛住樹枝,尾巴做平衡,然后騰出前肢來抓猴子。 倒掛金鐘的捕獵技能,讓云豹穩坐樹上第一豹的王位。
云豹呆在樹上休息,捕獵時它會下樹。它的食物從樹上吃到樹下,從樹上的豚尾猴、蜂猴、 灰葉猴、松鼠,還有各種鳥類,一直到樹下的有蹄類,包括赤麂和小野豬,還有蛇類,甚至,它還會捉魚吃。
從天上飛的吃到水里游的,海陸空獵物都有。照理說,不愁吃喝的云豹應該分布廣泛,但事實卻不是這樣。
云豹曾廣泛分布在亞洲東南部,從西邊的尼泊爾一直延伸到我國的台灣。過了30年后到現在,野生云豹數量急劇減少,已經淪為瀕危的一級保護動物。
台灣的野生云豹宣告滅絕,大陸架設在各地自然保護區的紅外監測相機,只有在云南和西藏才能拍到云豹的蹤跡。我國云豹現存的分布種群有4處:西藏墨脫縣,云南德宏州、云南臨滄市滄源縣、還有西雙版納。
云豹跟東北虎的情況類似,分布在邊境地帶,能夠依靠境外種群輸送一些個體。東北虎的境外種群,俄羅斯種群被保護得很好,經常有境外種群遷移到我國的案例。相比之下,云豹的境外種群,老撾、緬甸、越南的種群保護現狀卻很差。雖然云豹被列為保護動物,但是東南亞國家對偷獵和皮毛等非法貿易的打擊力度卻很弱。
生物學家以 2000年到2018年的森林覆蓋率建了一個模型,模型計算結果是:當森林郁閉度從 100% 下降到65% 的時候,云豹出現的機率會減少 25% 。
東南亞正在經歷快速的森林砍伐,從 1990年以來,平均每年有 1.2% 的森林棲息地消失。 對于只肯生活在封閉森林的云豹來說,領土消失是它面對的最大危機,這個危機比偷獵的威脅更大。
據估計,世界上所有野生云豹的數量,現在已經不到10000只。而它的生活領域還在進一步縮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