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海南電影節首映,有部國產片媒體場平均分 8.4。
Sir朋友圈炸了鍋。
小范圍點映后,越來越多觀眾po出評價。
不得不讓Sir好奇:
這個超過24.7萬人想看,口碑僅靠著點映就節節攀升的片子。
到底有多神?
Sir提前去看了點映。請各位毒飯放寬心。
這片,不僅保平安,更保你進電影院不虧。
這個春天,不容錯過。
保你平安
依然是草根的故事,讓人會心一笑。
圓過電影夢、樂隊夢的大鵬,這次圓了個更平凡,也更了不起的夢。
這張 有聲音的海報,已現端倪 。
一群人把手支在嘴邊,表情神秘兮兮,又意味深長。
他們好像正窸窸窣窣說著誰的八卦。
而中間的大鵬堵著耳朵,一臉煩悶,我不聽,我不聽。
直接點出了電影主題:
八卦,或者說, 謠言。
前者是人的天性,但后者,對被造謠者來說,可能就是污蔑、中傷,甚至是 毀滅性損害。
尤其是這個時代,經由互聯網傳播,傷害是指數級放大,后果也是一件比一件嚴重。
而這個嚴肅話題,就是《保你平安》的野心。
但,等等?
大鵬、李雪琴、尹正、王迅、王圣迪、馬麗、宋茜、白宇、賈冰、楊迪、潘斌龍、 喬杉、于洋、劉金山……
一個當下極敏感的嚴肅議題,碰上一幫當下最不正經的「諧星」。
會擦出啥樣的火花?
01
一個loser
有一說一,這角色幾乎為大鵬量身定做。
魏平安(大鵬 飾),出場即混子。
一頭非主流綠毛,沒穿過素色的衣裳,金鏈子、墨鏡是標配:
花哨。
走路吊兒郎當,說話眉飛色舞。
老大不小了,動不動還爬高上低,上躥下跳:
輕浮。
自報家門的口頭禪,尬到人腳趾摳地;
名氣挺響,可明明就沒見過什麼世面:
土鱉。
開著輛過時的奔馳車招搖過市,連側方停個車都得炫把特技。
但獨居的家,關上門,卻是個沒處下腳的老破小:
虛榮。
去禮堂看女兒演出,晚到一小時,大剌剌地擠過一排人腿,就沖中間走。
安靜的觀眾席上,還數他手機鈴聲大:
毛躁。
要是以貌取人,絕對猜不到他是干啥的。
給個提示,干他這行,是最講究風水。
可女兒和他見了面,回到前妻家里,前妻得拿葉子給她撣撣,祛晦氣。
為啥?
簡稱, 賣墓地的。
生老病死,人生大事。
化用本山老師名言,生前的房子再好,那也是臨時住所,那小小的一方墓地,才是人永遠的家啊。
可在傳統觀念里,死,是忌諱,殯葬有關的職業,很多人都不樂意干。
但魏平安沒得挑。
他是刑滿釋放人員。
說到這,本就戴上了的有色眼鏡,是不是又得再多一層?
先別急,事情沒這麼簡單。
魏平安早先經營歌廳,日子過得不錯,但為了幫兄弟出頭,大打出手,進了監獄。
出來找的這份工作,也正是當時的兄弟感念他的好,幫他張羅的。
犯事之后,他因為怕連累老婆孩子,便離了婚。出獄后即便日子過得緊巴巴,卻全是憑本事憑良心賺血汗錢,對女兒的關懷也一點兒沒少。
所以,這是一個長著像混混,看著像混混,行事作風也是混混的……
正經社會人。
只是他這份工作,別人總不太當回事。
前台小姐姐跟他打招呼,頭都不抬。
可他自己,卻是極其上心。
下班時間,不僅通過最先進的科技手段——直播,幫公司打廣告。
還跟客戶豪爽相交。
不過,正是因為走心,他才給自己惹了個大麻煩。
韓露(宋茜 飾),年輕漂亮,之前一直在南方打工,後來因罹患絕癥,命不久矣,就在他手上買了塊墓地,想落葉歸根。
因為從小在福利院長大,所以就在臨終前,給這家福利院捐了136萬,一時間成為小城最熱門的新聞。
但就在韓露去世后,一則流言開始漸漸發酵……
據說,她生前,是坐台的。
誰說?
不知道。
但一石激起千層浪,網絡上議論,本地人揶揄,連福利院都覺得她的錢來路不正,不好處理。
魏平安更接到了遷墳的通知。
韓露那塊墓地旁邊的墓主,家里是這塊陵園的開發商之一,老闆怕「坐台的」壞了墓地風水,自作主張要把她的墳遷走。
這不明擺著欺負人嗎?
魏平安不樂意。
社會脾氣上來了,大手一揮:
妹子別慌。
哥,保你入土,保你合同。
保你平安。
02
千里追「兇」
韓露經歷了兩次死亡。
一次,是真正的死亡,因腦瘤不治英年早逝。
兇手,是疾病。
另一次,是 社會性死亡。
黃謠敗壞了她的名譽,兇手,是造謠者,以及千千萬萬個傳謠的人。
臨終前,她因為給福利院捐了巨款,登上熱搜。
可當坐台小姐的傳言迅速蔓延開來,人們便不再拿正眼看她了。
怪不得能攢這麼多錢,果然是靠賣的;
長這麼漂亮,肯定做過不正經的事吧;
臨死做善事,就是因為這錢來路不正,心不安吧;
……
那「天妒紅顏」的感慨,瞬間變成了「不檢點」「活該」。
收下捐款的福利院,都在絞盡腦汁,撇清關系。
就連幫她定了那塊墓地的魏平安,也被人懷疑:
你也有一腿?
魏平安打算做的,就是找出謠言的源頭。
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追「兇」。
這種故事不好講。
把魏平安和一個已死去的,又萍水相逢的客戶建立起情感聯結,難。
茫茫人海,找出造謠的始作俑者,本就如大海撈針,更難。
并且,過程似乎又有些枯燥,無非就是順著傳謠的人,一個個找過去,拍出層次,拍得有趣,最難。
但《保你平安》抓住了一個重點: 人。
人,是故事的核心,也是魏平安必須突破的一道道關卡。
通過這些人,讓觀眾看見了 謠言的「七十二變」。
要韓露遷墳的,是馮總(馬麗 飾)。
但把傳聞告訴馮總的,是寵物店老闆托尼(尹正 飾)。
魏平安先找到了他。
因為魏平安踢到了兔子籠嚇到了兔子,他就勃然大怒,責令對方給小白兔道歉,還拿出紅漆,噴了魏平安一臉。
怎麼看,這都是個愛動物如命的人。
一個眼里揉不得沙子的憤青?
可傳起韓露的八卦,一點都不含糊。
有愛心,能替食物鏈底端的小兔子出頭,卻也不把人的名聲當回事兒,到處嚼舌根。
這種矛盾,何嘗不是普通的傳謠者的代表。
為什麼會對能傷害別人的事,有的人可以如此輕描淡寫?
平時自以為是個有正義感的人,卻可以在不經意間,做著傷害別人的事。
謠言,在他眼里,是正義感的「平替」。
金董(賈冰 飾)也是謠言里的關鍵人物。
一次飯局上,他把從小三那聽來的,關于韓露的傳言,隨口說了出來。
他的權勢、財富、社會地位,都讓他天然被人們視作信息的掌握者。
他的身份,已經自然地為這則謠言「背書」了,人們總會盲目相信,從這樣一位大人物那聽來的瓜,應該保熟。
謠言,此時成了權力的自證。
追兇路上,不僅有小城的大小人物,還有身邊的親戚朋友。
魏平安的妹妹魏如意(李雪琴 飾)也是傳謠的一員。
她是一間「鬼屋」的工作人員,上班就是戲服上妝,拌鬼嚇人。
這段戲,是全片笑點的最[高·潮]。
魏平安找過來時,正巧撞上一波來鬼屋玩的年輕人,被他們當成NPC。
雙方自說自話,卻都能接得上。
反差、意外、抖包袱,各種喜劇技巧,巧妙的融合其中。
可笑著笑著,笑不出來了。
因為謠言在這里,又離了大譜。
韓露的死因,被傳成性病,妹妹和她的同事們,干脆「綁架」了魏平安去醫院做檢查。
戲服沒換,妝也沒卸,這麼一群「妖魔鬼怪」扛著人進醫院,被好事者拍下視訊,沖上了熱搜。
好笑,卻也叫人心生涼意。
群魔亂舞的年輕人,和網上聽罷韓露的謠言,說風就是雨的傳謠者,又有什麼分別。
他們以對魏平安好為由,強行綁他去醫院,絲毫不管真相是什麼。
謠言,這一刻不過是通往道德高點的墊腳石。
就這樣,以這則謠言為中心:
人們組成了一張無限延伸的關系網,一幅寫滿功利與私欲的眾生相。
電影除了謠言,甚至還揶揄了網紅和自媒體流量。
魏平安追兇的事,逐漸引來更多流量,各種up主煞有介事地分析起了劇情。
越來越多人加入了這場狂歡。
但韓露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沒人關心。
揭開衛道士們的面具,只見麻木又深不見底的人心。
03
一段真情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人,是馮總。
是她主導的遷墳揭開了故事的序幕。
她相依為命的弟弟比韓露更早過世,韓露選的地方,正巧就在她弟弟的旁邊。
可魏平安很快發現,她弟弟和韓露生前是一對愛侶,經常一起在福利院做義工,馮總早就認識了韓露本人。
可坐台小姐的傳聞,一時間,蒙蔽了她的雙眼。
在她看來,她最疼愛的弟弟,很可能是個被背叛,被欺騙的受害者。
急火攻心,惱羞成怒。
她利用身后的資本施壓,直接向墓園老闆下達了遷墳的命令,是仗勢欺人沒錯。
可她自己,又何嘗不是這則謠言的受害者。
當妹妹問起魏平安,幫韓露,是圖啥。
他說,圖心安,圖人間自有真情在。
的確,魏平安千里追「兇」,出于合約責任,也出于良心、同理心。
可情懷的內里,是兩個底層小人物,超越生死的聯結。
一個是接受過法律的制裁,刑滿釋放后,仍背負著「罪犯」的罵名,遭遇著不分青紅皂白的白眼、冷遇的失意男人。
一個是只因為漂亮、有錢,就受了黃謠的無妄之災,死后還不得安寧的可憐女人。
于是,在電影捍衛女性名譽的表層故事之下,還有對其他更隱形歧視的控訴。
魏平安為韓露奔波,不只是為人仗義。
更是在用自己無權無勢,毫不起眼的肉身,對抗著這個世界加諸他,和無數像他一樣微不足道的小人身上的,巨大的不公。
讓人想起《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我不是潘金蓮》里的李雪蓮,四處碰壁,卻還要不停奔走,只為討個說法,要個公道。
宏大敘事里的渺小個體,僅僅是為了維持心中的秩序,就要拼盡全力了。
Sir喜歡電影的英文譯名。
Post Truth.
后真相。
2016年,《牛津詞典》把這個詞選為年度詞匯。
雖是新詞,可它所代表的現象早就在人性的詭譎中亙古長存。
電影中,這個詞有兩層意思。
后,是真相的后置。
后真相里,真實與否,已退居次位,正如片中每一個以訛傳訛的人,只選擇相信符合他們認知的信息。
并在新一輪的傳謠中,說出再次經過他們自己加工的話。
不僅韓露的黃謠被傳出了各種版本。
魏平安當年的入獄原因,在不同人嘴里也大不相同。
一會兒成了「睡了兄弟的老婆,打了兄弟」,一會兒成了「睡了兄弟,打了兄弟的老婆」。
一個人的過往,就這樣被輕率地把玩著。
后,也可以視為事后。
事后真相仍是真相,卻不見得能把一切復原。
魏如意說過這樣一句極具諷刺意義,還叫人毛骨悚然的台詞:
當人們說一個女人是「坐台小姐」的時候
不管她是不是
她就已經是了
魏平安為她正名,讓造謠者公開道歉,接受應有的懲罰。
可針對韓露的惡意會就此消失嗎?
Sir不敢妄下斷言。
謠言之所以能夠傳得開,往往取決于整個社會的情緒和立場。
當人們總是先入為主地,用異樣的眼光打量一位漂亮的女性時,這條謠言,或許只是一個開端。
正如理查德·謝里丹在《造謠學校》中所作,「芥豆小事容易變成滔天流言,而對一個‘名聲端莊’的女性來說,謠言往往更為致命,如同最強壯的身體,通常無法熬過一場熱病」。
現實往往比電影里更殘酷些。
粉色頭髮女生的悲劇剛剛過去。
那些噪音似乎仍在我們耳邊:
「像陪酒的」,「一看就不是正經女人」,「這頭髮嚇到你外公了」……
觸目驚心?
的確,我們需要更多像《保你平安》這樣的電影出現。
電影當然有遺憾。
韓露的孤兒人設,使得她的家人親友免于被波及,因此也縮小了這場傷害的范圍。
女兒被霸凌那條線,和主線故事雖然有所呼應,但聯系得并不緊密。
不過,在繼「史上第二強春節檔」之后。
《保你平安》仍是春日里的一次驚喜。
它是當下少見的那種國產喜劇:
在歡笑之外,緊緊呼應著時代。
有擔當,有態度,有表達,還有強烈想要批判的勇氣。
英勇的騎士歷經千辛萬苦,書寫「人間自有真情在」的溫暖童話。
雖困難重重,但每每都能得到支持的正義之路,無疑不是創作者對「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的呼號。
在網絡環境愈發復雜的當下,它是療愈的,也是鼓舞人心的。
它讓人相信,哪怕人人心中只有一點點善念,匯聚起來,也能開出璀璨的煙火。
而Sir希望。
這部電影本身所帶來的火花,能照亮已在黑暗中蟄伏太久的國產電影市場。
更能溫暖每一顆余溫猶存的心。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阿莫多瓦尼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