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尼亞中北部萊基皮亞高原星光燦爛的夜空下,一只雄性黑變癥(melanism)豹從野生動物攝影師設置的攝像機陷阱旁走過,融入暗夜,消失不見。
漆黑的夜色中孤獨行走的黑豹
黑豹是各種大貓中突變的統稱
我們絕大部分人,會將這只大貓稱為黑豹。
但「黑豹」并不是一個真正的物種。它是任何豹(Panthera pardus)、美洲豹(Panthera onca)、豹貓(Leopardus pardalis)或其他野生貓科動物的總稱——它們通常的黃褐色皮毛因基因突變而變黑。
小小黑豹(藪貓)
不管它們叫什麼,長著黑曜石皮毛的大型貓科動物一直吸引著人類,從古代瑪雅神話到現代電影中的超能力角色,它們無所不在。
黑色素病帶來的黑變是一個有趣的生物學問題。
由于黑色素病在熱帶植被茂盛的地區更為常見,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有助于食肉動物更好地偽裝,潛行在環境的陰影中,使它們能夠更有效地捕獵和隱藏。
那麼,在植被稀少的萊基皮亞高原上,黑素病對豹子來說是一個重大的不利因素嗎?比如白天,在那里,它們顯眼的黑色皮毛對它們的融入幾乎沒有幫助。好在,豹主要是在夜間狩獵,應該還是有優勢的。
還有,黑會影響它們和正常顏色的豹子交流嗎?這些問題現在還沒有科學的答案。如果能找到對象的話,黑色素病變通常是可遺傳的,下一代里可能還會出現小小黑豹。
黑色素癥基因是隱性的:它們隱藏在其他更顯性的基因(規則顏色的基因)中,直到近親繁殖或純粹的偶然性將它們兩個結合在一起,它們的一些寶寶會變成黑色。
2015年4月,在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島上發現了一只極其罕見的黑火烈鳥
攝影,技術比不過持之以恒
拍下這只罕見黑豹的攝影師盧卡斯從孩童時代就生活在坦桑尼亞。
在2019年,當他聽說當地野生動物向導和科學家在廣闊、半干旱的萊基皮亞高原上發現了一只黑色素豹時,立即動身趕往那里。
起初,他設置了一個設計獨特的攝像機陷阱——使用紅外攝像機和不可見的紅外閃光燈來避免驚嚇動物。
動物園的大佬
照片效果并不理想,但是,三年的漫長時光里,執著地跟蹤狂一樣的行為,讓他對這只年輕的雄性黑豹越來越熟悉,親眼目睹,就有十幾次。
于是,他大膽地轉而使用低強度閃光燈和長曝光的常規相機,最終拍攝出文章最開始的那張照片。
引發關注和擔憂
2022年里,許多報紙和雜志刊登了盧卡斯這張照片,漆黑的夜色中孤獨行走的黑豹。
這引發了廣泛的擔憂——黑豹很值錢。這種大范圍的曝光會吸引那些偷獵者,危及黑豹的生命以及在同一高原生活的其他動物。
但盧卡斯不同意,他覺得曝光的好處大于危害——引發關注,促進旅游業的好處是大于風險的,畢竟肯尼亞已經禁止狩獵。
錢,絕大部分時候是一切矛盾的根源。
人類與野生動物之間的沖突,特別是當地牧區與肉食動物之間的沖突,是大型貓科動物等物種最嚴重的威脅。
如果能用旅游資金補充當地收入,將是減輕這種壓力的一種方式。但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
在肯尼亞,很多狩獵的情況是:自殖民時代起,外來歐美有錢人侵占/購買了萊基皮亞高原的大片土地,直到今天,仍然是私人狩獵營地和大型牧場,迫使當地的馬賽人、桑布魯人和波科特人離開了他們的土地。為此,現下仍然沖突不斷。
如果黑豹走進了這些私人狩獵場,命運就很難說了。希望它能活下去。
寫在最后
最后多說兩句,如果你在網上看到類似下圖的黑色獅子的照片、新聞,都是假的。全部都只不過是經過Photoshop處理的圖像。
ps的
黑獅根本不存在。
對于大多在黃昏和夜間狩獵的豹來說,黑色不是一種障礙。黑色素的干擾得以在基因庫中保留。
原圖
而獅子,是一種主要在白天成群狩獵的猛獸,依靠它們的皮毛顏色與草和泥土一樣來融入并接近獵物,以保證狩獵的成功。黑獅在進化路徑上將處于嚴重的劣勢,歷史長河里即使出現了黑獅,也會英年早逝,基因不能流傳下來。
統統都是ps的
這并不是說在接下來的15000年里,黑獅子絕不會以某種奇怪的機會出現。誰知道呢?但目前,能誘發黑變的基因在全世界獅子的累積基因庫中并不存在。
嗯,貓子里可是大把大把的黑色哦[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