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鳥,就算什麼也不做,也會讓人捧腹大笑。
原因沒有別的,因為它看起來實在是太蠢萌了,以至于人送外號「鳥中哈士奇」。
不僅僅是長相蠢萌,它們做事看起來也非常蠢。
別的鳥為了覓食會四處游蕩,而它們卻喜歡裝「雕塑」,能守在一個地方一動不動長達好幾個小時,如果不是偶爾轉頭和眨眼,你甚至會認為這是人們放置的裝置藝術。
別的鳥很愛惜自己的羽毛,輕易不會拔掉,但它們遇到喜歡的人類時,還會主動拔毛送給人類。
它就是:鯨頭鸛,蠢萌的背后,是它們的生存之道。
網上流傳一些鯨頭鸛會向人類鞠躬示好,如果人們對它鞠躬,它也會鞠躬回應,看起來非常謙遜可愛。
但實際上,這種行為可能只有動物園中的鯨頭鸛才會做,據說最早是其中一只鯨頭鸛在人類馴養下學會了這個動作,走紅之后,全球各地動物園中的工作人員,都有意識地訓練鯨頭鸛鞠躬,所以才會見到許多鞠躬的鯨頭鸛。
而野生環境下的鯨頭鸛,生活在遠離人煙的沼澤地區,仍舊非常神秘,暫時不清楚它們是否天生就會做這個動作。
還有,動物園中的鯨頭鸛似乎非常喜歡人類,還會拔一根羽毛送給人類。但這也被一些專家認為,是動物園中鯨頭鸛才會有的行為。
讓鯨頭鸛一舉成名的還有,一名攝影師拍攝到了一只野鴨子擋住了鯨頭鸛的道路,結果鯨頭鸛用嘴將其叼起,然后放到一邊
如果你因此認為鯨頭鸛蠢萌可愛就大錯特錯了,野生環境下的它們非常兇猛,如果誤闖到它們的巢穴附近,它們有可能會攻擊人類,甚至攻擊能力還非常強。
它的鳥喙非常大,而且前段還帶有彎鉤狀,雖然鯨頭鸛看起來傻傻的,但它的鳥喙非常鋒利,一旦傷害人,人們很難抵御,所以一些動物園會讓鯨頭鸛和游客隔開。
野生動物可不是溫室里的花朵,它們能存活到現在,必定是有兩把刷子的。
首先是它們的生存之道,鯨頭鸛身高超過1米,妥妥屬于大型鳥類,生活在非洲地區的濕地環境中,捕食水中的魚蝦為生。
不過,它們也被觀測到過捕食鱷魚幼崽,那它們為啥敢吃鱷魚幼崽呢?
其實,剛出生的鱷魚自保能力并不強,別說是鯨頭鸛,其他鳥兒也會獵殺它們。
其次是因為,鯨頭鸛所生活的區域,剛好和鱷魚生活區域重疊,有遇到鱷魚幼崽的可能性,有時候它們也會吃掉鱷魚肉解解饞,不過它們并不敢對大鱷魚下手。
和其他鳥兒不同的是,鯨頭鸛并不善于飛行,不能像老鷹那樣翱翔天空,主動狩獵。它們是守在水邊一動不動,只有當發現獵物時,它們才會迅速俯沖到水中,用巨大的鳥喙抓住獵物。
盡管鯨頭鸛行動并不敏捷,但它們的獵物大多行動也很緩慢,所以在野外生活還算過得去。
鯨頭鸛屬于一夫一妻制的鳥兒,我們喜歡賦予各種動物以人類的情感,尤其是對于一夫一妻制的鳥兒,我們總是把它們視為「忠貞」的代表。
但其實鳥兒并不懂得人類的情感,它們維持一夫一妻制并不是出于愛情,而是因為環境太過于惡劣。
鯨頭鸛生活在濕地環境,周圍沒有高大的樹木,在演化的壓力下,它們會在陸地上筑巢。
但是鳥蛋又非常害怕水,水中的微生物會破壞鳥蛋,入侵鳥蛋之中,導致受精卵難以孵化。所以鯨頭鸛想要在濕地環境內孵化后代,必須要筑巢,并且巢穴還要能夠抵御雨季上漲的洪水。
所以,鯨頭鸛需要將自己的巢穴筑得又高又大,能夠抵御水流的侵蝕。這就導致它們筑巢時間非常長,長達6-7個月,有些巢穴甚至像是一艘小船,能夠漂浮在水面上。
除此之外,產蛋之后孵化時間也非常長,需要30天左右的時間,如果沒有雄性的參與,僅靠雌性一個人根本無法完成這些工作,所以鯨頭鸛必須要夫妻雙方共同撫養孩子,才能確保后代長大。
也正是因為如此,雄性鯨頭鸛回歸了家庭,維持一夫一妻制,只為讓自己的基因能夠繼續流傳下去。
鯨頭鸛一般會產1-3枚蛋,多數情況下產下2枚,如果你是鯨頭鸛的幼崽,那你一定要選擇當老大,因為對于鯨頭鸛父母來說,老二只是「備胎」, 如果老大存活,那麼老二就會被主動舍棄,沒有了父母的照顧,老二最終的結局就是死亡。
一般來說,鯨頭鸛老大會比老二提前出生1-5天,雖然只有幾天的差距,但老大發育會更快,更大。
鯨頭鸛之所以主動舍棄老二,其實是無奈之舉,因為鯨頭鸛撫養孩子的周期非常長,雛鳥需要3個多月才能離巢,但完全獨立還需要140多天。
雖然鯨頭鸛父母已經很認真在覓食,但依靠二鳥的能量也很難養活兩個后代,所以它們會選擇強壯的那只撫養,晚出生幾天的老二就成了備胎,只有老大出現意外沒有存活時,鯨頭鸛才會撫養老二,否則老二就會因沒有得到父母的撫養而亡。
這雖然殘酷,但也是鯨頭鸛面對生態壓力下,無奈的一種選擇。